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舜钦的《沧浪亭记》 全文: 予以罪废,无所归。 扁舟吴中,始僦舍以处。 时盛夏蒸燠,土居皆褊狭,不能出气,思得高爽虚辟之地,以舒所怀,不可得也。 一日过郡学,东顾草树郁然,崇阜广水,不类乎城中。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。 东趋数百步,有弃地,纵广合五六十寻,三向皆水也。 杠之南,其地益阔,旁无民居,左右皆林木相亏蔽。 访诸旧老,云钱氏有国,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。 坳隆胜势,遗意尚存。 予爱而徘徊,遂以钱四万得之,构亭北碕,号‘沧浪’焉。 前竹后水,水之阳又竹,无穷极。 澄川翠干,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,尤与风月为相宜。 予时榜小舟,幅巾以往,至则洒然忘其归。 觞而浩歌,踞而仰啸,野老不至,鱼鸟共乐。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,观听无邪则道以明;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,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,隔此真趣,不亦鄙哉! 噫!人固动物耳。 情横于内而性伏,必外寓于物而后遣。 寓久则溺,以为当然;非胜是而易之,则悲而不开。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。 古之才哲君子,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,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。 予既废而获斯境,安于冲旷,不与众驱,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,沃然有得,笑闵万古。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,用是以为胜焉! 名句书法欣赏 坳隆胜势,遗意尚存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遗意(1).死者生前或临终时的意见、愿望。《后汉书·刘恺传》:“故 居巢侯 刘般 嗣子 愷 ,当袭 般 爵,而称父遗意,致国弟 宪 ,遁亡七年,所守弥篤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东海定王霖传》:“ 明帝 即位,以先帝遗意,爱宠 霖 异於诸国。”《陈书·袁泌传》:“其子述 泌 遗意,表请之,朝廷不许,赠金紫光禄大夫,謚曰 质 。” (2).指前人的心愿、意见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故一·起居注》:“ 江陵相 定议,以修撰、编、检、史官充日讲者,日轮一员,记注起居,兼録圣諭詔册等。今日之制,即本 江陵 遗意也。” (3).前人或古代事物留下的意味、旨趣。 宋 梅尧臣 《省符上人》诗:“独闻依旧坐焚香,尚把残编讨遗意。” 清 梁章鉅 《浪跡续谈·玉皇山》:“《杭州府志》云: 龙山 者, 钱氏 郊天之所,释老之谈,或云 阿育王 ,或云 玉皇 ,皆祀天遗意也。” 郁达夫 《过去》:“所以这港市的建筑,还带着些当时的时代性,很有一点中古的遗意。” 尚存 现在还存在 办事处的遗迹尚存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