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炎的《谢黄子山贺得孙》 全文: 侵寻及颓龄,忧患催霜须。 是身如老木,枯枿生孙枝。 自念非逸少,屈指无七之。 日愿谷丰下,今见凤有儿。 安得寿乔松,及渠成立时。 追念十年事,欣戚更乘除。 瓜葛自延蔓,葭莩相因依。 赖此一雏生,两家释猜疑。 飞鹊绕屋鸣,织翠来华裾。 相视一粲然,英词出琼琚。 醴甘不醉人,汤饼浮银丝。 只欠解语花,遏云歌此词。 知公本惜饮,尝试覆一卮。 因之酹梅塘。 骑鹄何时归。
名句书法欣赏 侵寻及颓龄,忧患催霜须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侵寻亦作“ 侵潯 ”。渐进,渐次发展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是岁,天子始巡郡县,侵寻於 泰山 矣。” 裴骃 集解引 晋灼 曰:“遂往之意也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 小颜 云:‘浸淫渐染之义。’盖寻淫声相近,假借用耳。” 汉 司马相如 《大人赋》:“嬐侵潯而高纵兮,纷鸿涌而上厉。” 宋 叶适 《胡尚书奏议序》:“自古贤人君子,进常艰,退常易,富贵有节,无侵寻之求。” 明 归有光 《乞致仕疏》:“见今病势侵寻,不能前迈,伏乞圣恩,容臣休致。” 廖仲恺 《全民政治论译本序》:“ 中华民国 成立八年,变乱侵寻,迄无寧岁,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,违宪解散国会者两次。”参见“ 侵淫 ”。 颓龄衰年;垂暮之年。 晋 陶潜 《九日闲居》诗:“酒能祛百虑,菊解制頽龄。” 南朝 齐 谢朓 《白石岩下径行田》诗:“旧业横海外,芜秽积穨龄。” 清 姚鼐 《大观亭》诗:“举目衰林如脱髮,几人採鞠制穨龄。” 頽齡:衰老之年。 晋 陶潜 《九日闲居》诗:“酒能祛百虑,菊为制頽龄。” 唐 温庭筠 《过孔北海墓二十韵》:“激扬思壮志,流落叹頽龄。” 郭沫若 《瓶》诗之三九:“我昨天还好像是个少年,却怎么便到了这样的颓龄!” 忧患 忧虑、祸患 生于忧患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