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罗衣掩秋扇,风度寒飕飕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拟古七首·其二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。 汉 边让 《章华赋》:“罗衣飘颻,组綺繽纷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罗衣何飘飘,轻裾随风还。” 唐 杜甫 《黄草》诗:“万里秋风吹 锦水 ,谁家别泪溼罗衣?” 明 周在 《闺怨》诗:“ 江 南二月试罗衣,春尽 燕山 雪尚飞。” 秋扇(1). 汉 班婕妤 《怨歌行》:“新裂 齐 紈素,皎洁如霜雪。裁为合欢扇,团团似明月。出入君怀袖,动摇微风发。常恐秋节至,凉风夺炎热。弃捐篋笥中,恩情中道絶。”后因以“秋扇”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而见弃。 南朝 梁 刘孝绰 《班婕妤怨》诗:“妾身似秋扇,君恩絶履綦。” 唐 范摅 《云溪友议》卷十:“旧宠悲秋扇,新恩寄早春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阿纤》:“君无二心,妾岂不知;但众口纷紜,恐不免秋扇之捐。” (2).秋日团扇。 南朝 梁元帝 《锺山飞流寺碑》:“月如秋扇,花疑春雪。” 唐 褚亮 《奉和望月应魏王教》:“落影临秋扇,虚轮入夜弦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七夕》诗:“楼台送暑催秋扇,关塞迎寒起暮砧。” 风度美好的举止、姿态或气度 有风度的人 风度大方 寒飕飕形容不安定,害怕。 洪深 《少奶奶的扇子》第二幕:“我见了这些女客,心里好不寒颼颼的。” |
随便看 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