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岑参的《梁州对雨,怀麹二秀才,便呈麹大判官,时疾》 全文: 江上云气黑,山旱山昨夜雷。 水恶平明飞,雨从嶓冢来。 濛濛随风过,萧飒鸣庭槐。 隔帘湿衣巾,当暑凉幽斋。 麹生住相近,言语阻且乖。 卧疾不见人,午时门始开。 终日看本草,药苗满前阶。 兄弟早有名,甲科皆秀才。 二人事慈母,不弱古老莱。 昨叹携手迟,未尽平生怀。 爱君有佳句,一日吟几回。
参考注释兄弟(1) (2) 专指弟弟 (3) 男子自称 有名 出名;名字为大家所知 有名的科学家 甲科(1).古代*考试科目名。 汉 时课士分甲乙丙三科。《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 平帝 时 王莽 秉政……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,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,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。” (2). 唐 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。 唐 宋 进士分甲乙科。 唐 白行简 《李娃传》:“於是遂一上,登甲科,声振礼闈。” 唐 王建 《送薛蔓应举》诗:“一士登甲科,九族光彩新。” 宋 苏轼 《司马温公神道碑》:“公始以进士甲科事 仁宗皇帝 。” (3). 明 清 通称进士为甲科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这段话文乃是 四川 新建县 有一乡宦,姓 杨 ,是本朝甲科。” 清 方苞 《重订<礼记纂言>序》:“ 李公 早岁登甲科,五十以后始开府於畿南。” (4).指登甲科的人。 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一:“一甲科问 于莲池 曰:‘世间何等人最作孽?’” (5).泛指科举考试。 唐 高适 《送桂阳孝廉》诗:“ 桂阳 少年西入 秦 ,数经甲科犹白身。” 秀才(1) 明清两代称生员 (2) 泛指读书人 传一乡秀才观之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