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《北望瀚海歌》 全文: 北望瀚海何艰哉,龙蛇杂糅兼风霾。 排天巨浪声如雷,长船大舰为之催。 凌空喷石杂飞雨,幽岩白昼号鬼妪。 砥柱顿折崩沙流,惊人骇兽相视莫先语。 我亦欲乘桴凌此万里渚,颠猿僵踣不敢前。 孤鸟却顾愁铩羽,嗟哉海势奚尔然。 历姬不扬波,当尧乃滔天。 坤灵海若不尔谬且颠,岂有黠蛟老毒潜深渊。 谁能豁浮云,扶日当空悬。 斯道果流离,举世多瓦全。 及此始知大禹功不细,孟轲拯溺称大贤。 九原大叫不可作,伊当为谁者执鞭。 鞭亦不可执,意亦竟不舒。 浊水会有清,上智本非愚。 哀哉岌岌乎,谁能下坂回奔车。
参考注释岌岌(1).高貌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高余冠之岌岌兮,长余佩之陆离。” 王逸 注:“岌岌,高貌。” 唐 张九龄 《奉和圣制途经华山》:“攒峯势岌岌,翊輦气雄雄。” 明 李东阳 《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》诗:“诗成画去两无聊,空对西山高岌岌。” (2).危急貌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天下殆哉岌岌乎?”《汉书·韦贤传》:“弥弥其失,岌岌其国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岌岌,危动貌。” 宋 苏轼 《东坡志林·秦拙取楚》:“ 三 晋 亡, 齐 盖岌岌矣。” 陈毅 《过太行山书怀》诗:“可怜敌与伪,泥足危岌岌。” (3).急速貌。《文选·潘岳<笙赋>》:“汎淫汜艳,霅燁岌岌。” 李周翰 注:“霅燁岌岌,急疾貌。” (4).用同“ 汲汲 ”。急切貌。 孙中山 《社会主义的分析》:“各国社会主义学者,鉴于将来社会革命之祸,岌岌提倡 麦克司 之学说,主张分配平均,求根本和平之解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