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折彦质的《过太平州拜李端叔遗像》 全文: 东来已数月,弛担已渺茫。 犹喜灾患身,获登先生堂。 肃衣拜遗像,依然双颊光。 宛若侍坐侧,妙语发天藏。 厄穷出天意,人理难度量。 所幸言不朽,与世为文章。 齎此复何恨,私淑良不忘。 小郎出见我,问知雏凤凰。 他年起门户,尘滓濯秋阳。 世事几变灭,人生真黄粱。 置之不足道,感慨涕泪滂。 我行方有程,坟山空相望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东来已数月,弛担已渺茫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弛担(1).放下担子,息肩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张道人异事》:“一日樵归,於山道遇二道人对棊,弛担就观。” (2).指推卸责任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吏部·掣籤授官》:“初行时,主者既以权衡弛担,幸谢揣摩,得者亦以义命自安,稍减怨懟,亦便计也。” (3).指栖息。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追先寺》:“往虽弛担为 梁 ,今便言旋闕下,有志有节,能始能终。” 元 黄溍 《杭州送儿侄归里》诗:“息肩弛担今何处?明朝过我 三釜山 。” 蔡有守 《师子林》诗:“今日嫁 吴门 ,弛担輒访寻。” 渺茫(1) 时地远隔,模糊不清 一别音容两渺茫。——白居易《长恨歌》 (2) 烟波辽阔的样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。——韦庄《送日本国僧敬龙归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