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《送杨提学应宁》 全文: 蚤闻伯起誉,亦欲抠吾衣。 长风振郊壑,云龙忽分飞。 仰止徒高山,而势不能依。 文章绚圭璧,日得窥馀辉。 皋鸟倏一举,渊鱼遂其肥。 道合志乃同,此意识者稀。 所以渊明琴,不在弦与徽。 京国再相逢,蹲豸有馀威。 一展畴昔愿,清论聆霏霏。 洒我尘埃襟,登之清风矶。 虽非暮春姿,忽尔吟咏归。 何怪公门人,器识俱可希。 公门有青骢,行色动朝晖。 安能一束刍,聊以驻騑騑。 晨星本易散,流云亦易微。 溯彼西北风,兹怀良不违。
参考注释仰止仰慕;向往。止,语助词。语出《诗·小雅·车舝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 宋 姜夔 《饶歌吹曲·沅之上》:“真人方兴,百神仰止。” 清 魏源 《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》之一:“山形果象蹲,遗躅空仰止。” 孙中山 《革命原起》:“二人死节之烈,浩气英风,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。每一念及,仰止无穷。” 高山(1).高峻的山。亦比喻崇高的德行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“其得人心如此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《杜氏新书》:“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,慕景行也。” 宋 秦观 《吕与叔挽章》之一:“举举西州士,来为邦国华。艺文尤尔雅,经术自名家。正有高山仰,俄成逝水嗟。”参见“ 高山景行 ”。 (2).传说中的山名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,其上多银,其下多青碧、雄黄。” (3).少数民族名。 清 魏祝亭 《两粤傜俗记》:“其在西者,种凡三:曰 高山 ,曰 花肚 ,曰 平地 。” 不能(1) 不可能;不能够 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(2) 〈方〉∶不允许,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(3) 〈方〉∶不至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