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五迈的《题余君肃日严忍斋》 全文: 群肃吾良朋,天资秀而颖。 以忍名其斋,求余为序引。 余闻刃制心,共字谓之忍。 一忍宽百忧,百动归一静。 人心本至明,万善集虚境。 外物一障之,天真随晦泯。 意猿肆颉颃,气马浪驰骋。 以忍作防闲,如物有绳准。 贤养心学,最切是惩忿。 愚者一不校,鲁者三自省。 行行无取才,宜为夫子哂。 师德岂懦夫,见善必操秉。 唾面令自乾,可能愧不逞。 公艺忠考人,家法肃而整。 九世有盘盂,一字其要领。 愿子继自今,去过贵乎敏。 育德必体蒙,辨义真观井。 意融妄尽消,心清事亦省。 我少梁心气,近亦痛除屏。 作诗虽警君,且俗以自警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一忍宽百忧,百动归一静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百忧种种忧虑。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:“我生之初尚无造,我生之后逢此百忧。” 晋 刘琨 《答卢谌书》:“负杖行吟,则百忧俱至,块然独坐,则哀愤两集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诗:“近闻宽法离 新州 ,想见怀归尚百忧。” 宋 欧阳修 《秋声赋》:“百忧感其心,万事劳其形。” 清 金农 《题何山人琦活埋庵》诗:“一日百忧生,戚戚独茧蚕。” 归一亦作“ 归壹 ”。1.统一;一致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宗经》:“致化归一,分教斯五。” 宋 苏轼 《申省乞罢详定役法状》:“所贵议论归一。” 宋 叶适 《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》:“及 董仲舒 稍推明之,与人主意合,则杂家异学始絀,而归壹於 孔 氏矣。”《元代白话碑集录》附录一《重编百丈清规圣旨》:“教 大龙翔集庆寺 笑隐长老 为头,拣选有本事的和尚,好生校正归一者。” (2).犹规矩。 元 李寿卿 《度柳翠》第一折:“我怎生不归一?我是第一个归一的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