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唐代佚名的《王昭君变文·其七》 全文: 诗书既许礼缘情,今古相传莫不情。 汉家虽道生离重,蕃率犹□死葬轻。 单于是日亲临送,部落皆来引仗行。 赌走熊罴千里马,争来竞逞五军兵。 牛羊队队生埋圹,仕女纷纷耸入坑。 地上筑坟犹未了,泉下惟闻叫哭声。 蕃家法用将为重,汉国如何辄肯行。 若道可汗倾国葬,焉知死者绝妨生。 黄金白玉连车载,宝物明珠尽库倾。 昔有秦王合国葬,挍料昭君亦未平。 坟高数尺号青冢,还道军人为立名。 只今葬在黄河北,西南望见受降城。
参考注释地上(1).陆地上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冬日至,於地上之圜丘奏之……夏日至,於泽中之方丘奏之。”亦指地面上。 唐 李白 《静夜思》诗:“牀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 鲁迅 《呐喊·鸭的喜剧》:“小鸭也诚然可爱,遍身松花黄,放在地上,便蹒跚的走,互相招呼,总是在一处。” (2).指人间,阳世。《墨子·兼爱下》:“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,譬之犹駟驰而过隙也。”《汉书·周亚夫传》:“廷尉责问曰:‘君侯欲反何?’ 亚夫 曰:‘臣所买器,乃葬器也,何谓反乎?’吏曰:‘君纵不欲反地上,即欲反地下耳。’” 宋 苏舜钦 《吴江亭上对月》诗:“不疑身世在地上,祗恐槎去触斗牛。” 未了(1) 没有了却、结束 未了的心事 (2) 漫漫,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泉下(1) 黄泉之下,指人死后所埋葬的地方,也指阴间 泉下物 (2) ;又称“泉世”,“泉壤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