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汪道会的《中秋吴门即事》 全文: 八月吴台暑气微,素魄濯露扬清辉。 菱舟出浦欸乃唱,莲塘夹岸熠耀飞。 浣纱女儿双白足,织锦小妇流黄机。 青丝画舫冶游子,挟瑟鸣琴午夜归。
参考注释青丝(1) 黑发 一缕青丝 (2) 青梅等切成的细丝,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(3) 青色的丝绳 画舫 装饰华丽的游船 冶游 野游;男女在春天或节日里外出游玩。后来专指嫖*妓 万不料其背盟弃信,负义辜恩,更甚于冶游子弟。——《海上花列传》 鸣琴(1).琴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 文子 曰:‘吾尝好音,此人遗我鸣琴;吾好珮,此人遗我玉环。’” 晋 陆机 《拟东城一何高》诗:“闲夜抚鸣琴,惠音清且悲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李西川荐琴石》诗:“远师 騶忌 鼓鸣琴,去和《南风》愜 舜 心。” (2).弹琴。 唐 高适 《登子贱琴堂赋诗》之一:“ 宓子 昔为政,鸣琴登此臺。” 唐 黄滔 《湘中赠张逸人》诗:“鸣琴坐见燕鸿没,曳履吟忘野逕赊。”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作邑启事》:“鸣琴堂上,将貽不治事之讥;投巫水中,必得擅杀*人之罪。” (3).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:“ 宓子贱 治 单父 ,弹鸣琴,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。”后因用“鸣琴”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,无为而治。 唐 郎士元 《送长沙韦明府》诗:“遥知讼堂里,佳政在鸣琴。” 明 王錂 《寻亲记·修筑》:“下官 封丘县 宰是也。才非雉锦,政忝鸣琴。” 清 陈梦雷 《赠臬宪于公》诗:“製锦功偏著,鸣琴政自循。” 午夜 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;半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