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《呈严造道主簿》 全文: 漫刺不待投,数面自成亲。 对言或无味,况乃诗筒新。 佳处在阿堵,小异果此君。 我行萧滩上,所食杨与陈。 百药及寿玉,磊落俱可珍。 今又见夫子,此邦何多人。 一官二十年,须发颇费耘。 得非坐诗故,造物主怒嗔。 如我亦复然,此理又奚云。 一见互兴叹,呴濡胡足仁。 湖边雨新足,荷背白胜银。 是中何以思,何当并车巾。
参考注释兴叹 发生感叹 望洋兴叹 呴濡(1).犹呴沫。喻慰藉;救助。 清 钱谦益 《翰林院侍读学士缪公行状》:“与田夫牧竖偶语,呴濡疾苦,尔汝相狎。” 清 朱仕琇 《太学生陈君墓志铭》:“夫党錮诸贤,虽以风义相高,然呴濡依附,张众为势,视独行君子之风有閒矣。”参见“ 呴湿濡沫 ”。 (2).指吹泡吐沫。 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草河录下》:“ 江 南石工以高资盆增土迭小山数寸……其下空处有沼,畜小鱼,游泳呴濡,谓之山水点景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