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强至的《走笔成一篇答徐君先辈见寄》 全文: 定交初何年,昔齿会稽学。 君壮我尚少,道复先我觉。 子时于众人,百鸟一鸑鷟。 学官程诸生,题品或义卓。 众方缩手顾,君笔已一捉。 落纸千馀言,浑如玉出璞。 辞场或鼓行,无敢犯锋矟。 有时谈遗经,圣贤在口角。 愤疾异说妄,摘抉三传駮。 语气清不休,旱天冽雷雹。 南北俄乖张,同时去师幄。 未几会京国,君羽正濯濯。 以文试有司,好古拙雕琢。 一失太常第,闻子继屯剥。 翠铩累在毛,龟剔釁由壳。 古人亦忧患,千载名愈卓。 予虽缀小官,夙志负山岳。 簿领但戕性,禄粟不周啄。 再命作陋邑,举动尤龌龊。 旋巢子何所,距我幸非邈。 寄诗冬为期,当遂笑一握。 待将得丧理,同付尊酒浊。
参考注释辞场犹文坛。 唐 张九龄 《和秋夜望月投赠吏部侍郎李林甫》:“多才众君子,载笔久辞场。” 宋 陈亮 《贺周丞相启》:“用德宇之老成,易辞场之后发。” 鼓行(1).击鼓行军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:“鼓行,鸣鐲,车徒皆行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平旦, 信 建大将之旗鼓,鼓行出 井陘口 。” 唐 高适 《李云南征蛮诗》:“鼓行天海外,转战蛮夷中。” 邓慕韩 《史坚如事略》:“吾欲收 广东 为根据地,鼓行 湘 鄂 ,直讨 幽 燕 。” (2).引申为大张声势地前去。 清 唐甄 《潜书·去名》:“天下之士闻之,益高其义,莫不鼓行而往,愿为之继也。” (3).盛行;风行。 唐 刘禹锡 《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》:“始以章句振起於 开元 中,与 王维 、 崔顥 比肩驤首,鼓行於时。” 宋 洪适 《<元氏长庆集>原跋》:“ 微之 以文章鼓行当时,谓之‘元和体’。” 无敢不敢。《书·费誓》:“无敢寇攘,踰垣墙,窃马牛,诱臣妾。”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边将恐怖,畏其反叛,辞谢抚顺,无敢拒违。”《宋史·忠义传一·赵师旦》:“弃物道上,人无敢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