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独孤及的《代书寄上裴六冀、刘二颍》 全文: 昔余马首东,君在海北汭。 尽屏簿领书,相与议岩穴。 载来诣佳境,每山有车辙。 长啸林木动,高歌唾壶缺。 此辞月未周,虏马嘶绛阙。 猛虎踞大道,九州当中裂。 闻君弃孤城,犹自握汉节。 耻栖恶木影,忍与故山别。 脱舄挂岭云,冏然若鸟逝。 唯留潺湲水,分付练溪月。 尔来大谷梨,白花再成雪。 关梁限天险,欢乐竟两绝。 大盗近削平,三川今底宁。 句芒布春令,屏翳收雷霆。 伊洛日夜涨,鸣皋兰杜青。 鶱鶱两黄鹄,何处游青冥。 畴昔切玉刃,应如新发硎。 及时当树勋,高悬景钟铭。 莫抱白云意,径往丹丘庭。 功成傥长揖,然后谋沧溟。
名句书法欣赏 长啸林木动,高歌唾壶缺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长啸(1).大声呼叫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长啸哀鸣,翩幡互经。” 宋 岳飞 《满江红·写怀》词:“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” 许地山 《空山灵雨·生》:“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,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,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。” (2).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。古人常以此述志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顾盼遗光采,长啸气若兰。” 唐 牛僧孺 《玄怪录·张左》:“向闻长啸月下,韵甚清激,私心奉慕,愿接清论。” 宋 苏轼 《和林子中待制》:“早晚 渊明 赋《归去》,浩歌长啸老 斜川 。”《群音类选·四节记·复游赤壁》:“长啸若轻狂,振山林谷应如璜。” (3).钟之别名。 唐 冯贽 《南部烟花记·乐器名》:“鐘,一名为长啸。” 林木(1) 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(2) 树林 林木葱郁 高歌 放声歌唱;高唱 高歌猛进 唾壶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。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 魏襄王 冢……牀上有玉唾壶一枚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漾水》:“絶壁峭峙,孤险云高,望之形若覆唾壶,高二十餘里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四》:“ 武帝 ( 汉武帝 )以 孔安国 为侍中,以其儒者,特许掌御唾壶,朝廷荣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