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凤的《送吴立夫》 全文: 有人储书塞中肠,不能奋发为辞章。 亦有英姿限时命,坎坷名不登文场。 吴子妙年即秀颖,只字过眼终无忘。 文如翻水溢万斛,书夜不舍流汤汤。 于今东南聚隽彦,奭然一发能穿杨。 二十脱颖客毛遂,名登十九能低昂。 亦如列宿二十八,有救天毕施之行。 况子平生志远游,块坐已能穷八荒。 从兹北上有历览,径到洪河经吕梁。 青徐平野望不极,半万里程趋冀方。 君不见龙门探奇气益壮,文豪千载同翱翔。
参考注释于今(1) 至今 车站一别,于今十年 (2) 如今;到现在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,博鸡者以义闻东南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 隽彦才德特出之士。 汉 陈琳 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 虞文绣 砥礪清节,耽学好古; 周泰明 当世雋彦,德行脩明。” 明 徐渭 《<亦陶集>序》:“吾友 葛公旦 氏,当其为生时,负奇姿,承世学,抱三寸管,以与一时雋彦校,驰駟於上下之间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韩文靖公事辑》:“内念报国之意,莫急於人才。於是大开门馆,延纳雋彦。” 一发一根头发 穿杨(1).谓射箭能于远处命中杨柳的叶子。极言射技之精。语本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 楚 有 养由基 者,善射;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 唐 薛业 《晚秋赠张折衝》诗:“位以穿杨得,名因折桂还。” (2).泛指技艺高超。《北史·隐逸传·崔赜》:“况復桑榆渐暮,藜藿屡空;举烛无成,穿杨尽弃。” 元 辛文房 《<唐才子传>引》:“故章句有焦心之人,声律至穿杨之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