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书蜀志诸葛亮永安受诏事》 全文: 陈寿志诸葛,不以正以奇。 无识注之者,复值裴松之。 昔曾论七擒,大要言其非。 偶阅永安事,实鄙先主私。 鱼水宿已喻,彼此心谅知。 临终令自取,岂非有所疑。 俾亮何为情,依然失匕为。 晋文谲不正,犹弗至若斯。 孙盛固致议,而未抉及微。 读史无卓见,被史愚则宜。
参考注释临终 人即将死亡 临终嘱咐 自取(1).自己招致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清斯濯缨,浊斯濯足矣,自取之也。”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夫吹万不同,而使其自已也,咸其自取,怒者其谁耶?” 宋 梅尧臣 《寄永兴招讨夏太尉》诗:“二师覆败乃自取,岂是廊庙谋不臧。” 明 王守仁 《瘗旅文》:“皆尔自取,谓之何哉。” (2).谓自己取代之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﹝ 先主 ﹞谓 亮 曰:‘君才十倍 曹丕 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’” (3).自娶。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 秦 女絶美,王可自取,而更为太子取妇。” 岂非 难道不是…?用于反问 岂非咄咄怪事? 有所有所,无所类同。有:存在。无:没有,不存在。所:此为代词。 例句: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物有所不足。智有所不明,数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 《列子》:子贡倦于学,告仲尼曰:"愿有所息。"仲尼曰:"生无所息!"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