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《次韵子瞻见寄》 全文: 我将西归老故丘,长江欲济无行舟。 宦游已如马受轭,衰病拟学龟藏头。 三年学舍百不与,糜费廪粟常惭羞。 矫时自信力不足,从政敢谓学已优。 闭门却扫谁与语,昼梦时作钧天游。 自从四方多龟,深山更深逃无术。 众人奔走我独闲,何异端居割龟。 怀安已久心自知,弹劾未至理先屈。 余杭军府百事劳,经年未见持干旄。 贾生作傅无龟事,屈平忧世多离骚。 烦刑弊法非公耻,怒马奔车忌鞭箠。 藐藐何自听谆谆,谔谔未必贤唯唯。 求田问舍古所非,荒畦弊宅今余几。 出从王事当有程,去须膰肉嫌无名。 扫除百忧唯有龟,未退聊取身心轻。
名句书法欣赏 扫除百忧唯有龟,未退聊取身心轻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扫除(1) 用扫帚、刷子等清除脏东西 大扫除 (2) 清除;消除 扫除文盲 (3) 全部 都来投降;若不从者,便行扫除处死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百忧种种忧虑。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:“我生之初尚无造,我生之后逢此百忧。” 晋 刘琨 《答卢谌书》:“负杖行吟,则百忧俱至,块然独坐,则哀愤两集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诗:“近闻宽法离 新州 ,想见怀归尚百忧。” 宋 欧阳修 《秋声赋》:“百忧感其心,万事劳其形。” 清 金农 《题何山人琦活埋庵》诗:“一日百忧生,戚戚独茧蚕。” 身心(1) 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(2) 心思,精神 身心恍惚 (3) 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,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,可以收取善之益,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