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阿桂奏报荆州被水缘窖金洲涨沙激水之故诗以志愧》 全文: 江陵众何辜,江决为大沴。 旂民悉昏垫,栖身无片地。 嗟嗟我赤子,流离生计废。 南望痛已伤,视如犹不啻。 重臣遣详勘,发帑资经济。 郡城屡被水,受病必有自。 兹乃悉其故,病源陈详细。 城南窖金洲,涨沙逼水势。 萧姓薄纳租,种苇贪得利。 苇结根益坚,护沙宽更致。 江溜向北趋,长堤日浸渍。 而堤复弗牢,决匪出不意。 大吏方茫然,谓与兹无事。 舆论久及兹,付于不问置。 人之度量越,岂不远哉异。 图己缘蠹民,视膜由群吏。 使早据实陈,应别为之计。 兹方与大惩,迟矣予之罪。 因而絜矩思,前车戒斯示。 江湖及河淀,岂无沙淤暨。 永禁民占耕,并屏升科议。 然已言之晚,曲突徙薪譬。 引咎惟自责,长言志心愧。
参考注释昏垫陷溺。指困于水灾。亦指水患,灾害。《书·益稷》:“洪水滔天,浩浩怀山襄陵,下民昏垫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天下之人,遭此大水,精神昏瞀迷惑,无有所知,又若沉溺,皆困此水灾也。 郑 云:‘昏,没也;垫,陷也。 禹 言洪水之时,人有没陷之害。’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游南亭》诗:“久痗昏垫苦,旅舘眺郊歧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上龚舍人书》:“比闻天子念东南之民困于昏垫,輟侍从之臣,亲至其地以劳徠安集之。” 清 魏源 《筹河篇下》:“ 沁水 浊悍衝决,使北行入 运 ,则 卫辉 必有昏垫之虞。” 栖身 寄生;暂住 暂时在朋友家里栖身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