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介亭饯杨杰次公》 全文: 篮舆西出登山门,嘉与我友寻仙村。 丹青明灭风篁岭,环佩空响桃花源。 前朝欲上已蜡屐,黑云白雨如倾盆。 今晨积雾卷千里,岂畏触热生病根。 在家头陀无为子,久与青山为弟昆。 孤峰尽处亦何有,西湖镜天江抹坤。 临高挥手谢好住,清风万壑传其言。 风回响答君听取,我亦到处随君轩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丹青明灭风篁岭,环佩空响桃花源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,常用的两种颜色,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,丹青所画。——《汉书·苏武传》 尤善丹青。——《晋书·顾恺之传》 明灭 指时隐时现,忽明忽暗 星光明灭 明灭可见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 云霞明灭或可睹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 风篁岭亦名 龙泓 。位于 浙江 杭州 西南。相传 晋 葛洪 曾在此炼丹。岭下即为名茶产地 龙井 。 宋 苏轼 《介亭饯杨杰次公》诗:“丹青明灭 风篁岭 ,环珮空响 桃花源 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三八:“ 风篁岭 ,在 杭州府 城西一十二里。修篁怪石,风韵萧爽,因名。” 环佩 环形玉佩;妇女的饰物 小姐气得把环佩都摔了 空响指空谷的回声。 元 张翥 《范宽山水》诗:“僕夫相呼巖壑间,空响譍人作人语。” 桃花源(1) 在湖南省桃源县境,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天然公园,传说陶渊明因此地而作《桃花源记》,故而得名 (2) 又称“桃花浔”,“桃花洞”。指避世隐居的地方,亦指理想的境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