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《老学庵自规》 全文: 尧德被四表,其本在身修。 江河水稽天,发源乃涓流。 人忍於搏虱,习熟且解牛。 象箸与玉杯,漆器实其由。 斯须失兢畏,恶名溢九州。 始乎为善士,终可蹈轲丘。 孰置汝太山?孰挤汝污沟?降福孰汝私?得祸孰汝雠?圣狂在一念,祸福皆自求。 易箦汝所知,垂死勿惰偷。
参考注释易箦 更换床席,指人将死 易箦之际(临终的时候) 所知(1) 已掌握的知识 所知不多 (2) 指相识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垂死 临近死亡 在垂死痛苦的尖叫声中倒下 惰偷亦作“ 惰媮 ”。懈怠苟且,懒惰。 宋 苏轼 《谢馆职启》:“遇宠知惧,庶不至於惰媮。” 宋 陆游 《道宫谢雨疏》:“由官吏之惰偷,致政刑之疵癘。”《明史·云南土司传一·云南》:“驯至 神宗 之世,朝廷惰媮,封疆败坏日甚一日。” 清 顾炎武 《与戴耘野书》:“百家之説,粗有闚于古人;一卷之文,思有裨于后代,此则区区自矢而不敢惰偷者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