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宋京的《草堂(原注:蜀事补亡。)》 全文: 君不见少陵草堂背西郭,浣花溪水流堂脚。 竹寒沙白自凄凉,莫问四松霜草薄。 入门好在乌皮几,公去不归换邻里。 西岭千秋雪书消,舍北泥融飞燕子。 祇今桤木平桥路,笼竹和烟杂江雾。 野僧作屋号草堂,不是柴门旧时处。 诗坛今古谁能将,艳艳文章光万丈。 安得英才擅品量,当使公居摩诘上。
参考注释野僧(1).山野僧人。 唐 张籍 《赠王秘书》诗:“身屈祗闻词客説,家贫多见野僧招。” 宋 吴聿 《观林诗话》卷二:“新成文刻在,往事野僧传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二:“余二月出门,有野僧送行。” (2).为僧人自谦之称。 唐 皎然 《戏题》诗之一:“时人不解野僧意,归去溪头作鸟羣。” 作屋工匠劳作之所。 王统照 《刀柄》:“这是作屋中 二月 那孩子的欢叫声,他楞了楞,一口吹灭了烟灯。” 草堂 草庐。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不是(1) 错误;过失 是吾不是处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(2)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门旧(1).高门旧德。《魏书·高祐崔挺传论》:“ 高祐 学业优通,知名前世,儒俊之风,门旧不陨。” (2).曾居门下的故旧。《南史·蔡撙传》:“ 武帝 尝谓曰:‘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?’ 撙 曰:‘臣门客 沉约 、 范岫 各已被升擢,此外无人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