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《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》 全文: 久雨得晴唯恐迟,既晴求雨来何时。 今年舟楫委平地,去年蓑笠为裳衣。 不知天公谁怨怒,弃置下土尘与泥。 丈夫强健四方走,妇女龌龊将安归。 塌然四壁倚机杼,收拾遗粒吹糠粞。 东邻十日营一炊,西邻谁使救汝饥。 海边唯有盐不旱,卖盐连坐收婴儿。 传闻四方同此苦,不关东海诛孝妇。
名句书法欣赏 今年舟楫委平地,去年蓑笠为裳衣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舟楫(1) 船和桨 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 (2) 水上船只 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之利 舍鞍马仗舟楫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幸有舟楫迟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 平地 平整土地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诗 蓑笠蓑衣与笠帽。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道车载朝服,稾车载蓑笠。” 郑玄 注:“蓑笠,备雨服。”《后汉书·蔡邕传下》:“故当其有事也,则蓑笠并载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明鉴》:“茅舍无恙,然后寳位可居;蓑笠无失,然后衮冕可服。” 裳衣裳与衣。亦泛指衣服。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晞,颠倒裳衣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春秋脩其祖庙,陈其宗器,设其裳衣,荐其时食。” 郑玄 注:“裳衣,先祖之遗衣服也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:“外道服饰,纷杂异製……裳衣无定,赤白不恒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带经堂诗话·考证·字义》:“ 韩退之 诗多倒用成字,盖本诸《三百篇》, 孙季昭 《示儿编》所拈,如中林、中谷、中河、中路、中田、家室、裳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