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文伯仁品茶图即用其韵》 全文: 昨岁惠山曾一揽,听松庵外驻銮旗。 武文火候因久坐,风月春朝欲忘归。 画里真情浑不隔,天边逸兴又遄飞。 却怜席地今无隙,非是禅房即旅扉。
参考注释席地 古人在地上铺席用来坐、卧,现泛指坐、卧在地上 席地而坐 无隙没有隔阂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胡综传》:“ 辽东 之事,辅 吴 将军 张昭 以諫 权 言辞切至, 权 亦大怒,其和协彼此,使之无隙, 综 有力焉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八回:“吾与 奉先 无隙,何故引兵至此?” 非是(1).谓不正当的事。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国无明法,则百姓轻为非是。” (2).以非为是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非是是非谓之愚。” 杨倞 注:“以非为是,以是为非,则谓之愚。” (3).不正常,意外。 (4).不当;有过错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定陶丁姬》:“臣前奏请葬 丁姬 復故,非是。” 唐 韩愈 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侵官固非是,妄作谴可惩。” 禅房 寺院建筑的一部分,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、讲经颂佛的房屋,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——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