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《行路难·无心律·存十二首·其十一·第十五》 全文: 君不见。 无心之大禅。 无缘无相离中边。 无相非相非无相。 无缘非缘非不缘。 冲徽寂寞同真际。 虚凝冥杳契幽玄。 超过一切诸三昧。 乃号无名无碍禅。 若人离念深通达。 判知五欲不能牵。 五欲之中能自在。 即是摩诃第一仙。 寄语恓遑穷子辈。 入于父舍直来前。 勿怖威严便自鄙。 淤泥之内乃生莲。 行路难。 行路难。 无心甚高良。 既得幸承慈父命。 那更窥觎除粪行。
参考注释无相(1).无人扶助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《归妹》之《睽》,犹无相也。” 杜预 注:“《归妹》,女嫁之卦;《睽》,乖离之象,故曰无相。相,助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相,息亮反。”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:“治国而无礼,譬犹瞽之无相与!” 孔颖达 疏:“相,谓扶相。” (2).佛教语。与“有相”相对。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》:“神心鉴无相,仁化育有为。” 唐 姚合 《过钦上人院》诗:“有相无相身,惟师説始真。” (3).没有福相。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九:“父母无相,惟生六女,无有一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