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履的《次韵和全玉九日同游清凉寺过高斋》 全文: 秋雁三山度,晨鸡五点号。 节逢黄*菊秀,庵陟白云高。 共泛忘忧物,聊停好善旄。 论心如淡水,得句胜连鳌。 事简曹参市,民熙李耳牢。 感辰资友露,乘暇集宾蒿。 岭郁青牛气,潮翻白鹭涛。 清时丰远览,故国喜相遭。 笑整龙山帽,闲追老鹊艘。 少陵怀北阙,靖节傲东皋。 傅亮吟登馆,刘伶醉捧糟。 行藏云出岫,物我海容舠。 支鹤鸣冲汉,庄鱼静乐濠。 日斜车转鹿,风劲服添羔。 爱景重铺席,穷欢更赋毛。 臂珍牛渚蟹,池溢马台醪。 霸气卑蜗角,尘机息兔毫。 断金心内固,挫物笔端豪。 乌府风云器,皇华柱石曹。 吾衰亦何幸,拭目叹风骚。
参考注释行藏指出处或行止。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、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。——《元史·杨奂传》 出岫(1).出山,从山中出来。 晋 陶潜 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 鲁迅 《华盖集续编·马上日记之二》:“当他精光的脚还未踏着 华 土时,恐怕乌云已在出岫了。” (2).比喻出仕。 物我彼此,外物与己身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君臣皆安,物我兼利,古之道也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杂体诗·效张绰<杂述>》:“物我俱忘怀,可以狎鸥鸟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月下相逢》:“ 孔 门之乐,不拘物我,相与少叙,料无不可。” 郭沫若 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:“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,没有国族的界别。” 海容海涵,大度宽容。《四游记·唐三藏逐去孙行者》:“ 行者 道:‘既有紧箍咒,定有鬆箍咒,既没有鬆箍咒,望乞海容,带我侍奉师父也罢!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