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毛澄的《超然台*独饮》 全文: 我官于东不记岁,胸中蟠郁生之而。 幸辞奔走得闲旷,如脱桎梏离鞭笞。 入境喜见麦苗秀,春风先已苏疮痍。 书声遍野讼牍少,天哀老拙真相宜。 邞淇城郭好图画,门阑处处苏家诗。 山堂怪石散民舍,西园马厩颓无遗。 超然高台*独无恙,海山万叠青须眉。 厨传虽空似当日,亦有杞菊疗吾饥。 况闻市舶百里外,吴莼越酱香流匙。 鼠姑茧栗石首上,桃花红落银刀肥。 沙中笔管岩下月,清腴不减西家施。 先生旧云本为口,摸金校尉宁非痴。 无毁无誉我所愿,不烹不封聊尔为。 且学杜门饮美酒,醉后登台来读碑。
参考注释笔管笔杆。《初学记》卷二一引 晋 王羲之 《笔经》:“昔人或以瑠璃象牙为笔管,丽饰则有之,然笔须轻便,重则躓矣。”《说郛》卷七三引 唐 卢言 《杂说》:“有人於笔管上刻《从军行》,人马毛髮皆备,云用鼠牙刻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鹊上梁》:“见二鹊构巢,共衔一木,大如笔管,长尺餘。” 下月 本月之后的第一个月 清腴犹清美。 清 曹寅 《松茨四兄远过西池》诗之六:“吾宗诗渊源,大率归清腴。” 清 黄景仁 《龙井》诗之四:“灵芽原有种,他处逊清腴。” 铁郎 《二十世纪之湖南》:“於是深闭固拒,终身不与外省人接……偶一渡 洞庭 ,出 长江 ,遇 大河 ,发 崑崙 ,不曰‘ 扬子江 一带多水族’,即曰‘ 黄河 以北少性情’。过一地必曰:‘不如吾 湖南 之清腴也。’” 不减 不次于,不少于 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