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炎的《声声慢(题吴梦窗遗笔·别本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)》 全文: 烟堤小舫,雨屋深灯,春衫惯染京尘。 舞柳歌桃,心事暗恼东邻。 浑疑夜窗梦蝶,到如今、犹宿花阴。 待唤起,甚江蓠摇落,化作秋声。 回首曲终人远,黯消魂、忍看朵朵芳云。 润墨空题,惆怅醉魄难醒。 独怜水楼赋笔,有斜阳、不怕登临。 愁未了,听残莺、、啼过柳阴。
名句书法欣赏 独怜水楼赋笔,有斜阳、不怕登临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独怜(1).特别喜爱;特别哀怜。 唐 韦应物 《滁州西涧》诗:“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鸝深树鸣。” 金 元好问 《赠答刘御史云卿》诗之一:“独怜夸毘子,一我无古今。共学君所贪,适道我岂任;相酧无别物,徒有好贤心。” 元 赵孟頫 《赵村道中》诗:“兴亡自有数,不敢问何如;独怜野菊花,立马为踌躇。” (2).只可惜。 清 方文 《寄寿严颢亭母夫人七十》诗之二:“独怜延颈处,不及介眉时。明岁来湖上,当筵补一巵。” 水楼水边或水上的楼台。 唐 孟浩然 《与薛司户登樟亭楼作》诗:“水楼一登眺,半出青林高。” 前蜀 牛峤 《江城子》词:“帘捲水楼鱼浪起,千片雪,雨濛濛。” 宋 林景照 《哭德和伯氏》诗之四:“行人犹説春风夜,灯影书声共水楼。” 赋笔写诗用的笔。 宋 史达祖 《风流子》词之二:“藉吟笺赋笔,试融春恨,舞裙歌扇,聊应尘缘。”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不怕 ——连词。犹言纵然,即使 比如童生进了学,不怕十几岁,也称为“老友”;若是不进学,就到八十岁,也还称“小友”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,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、 都昌诸山,烟雨空濛,鸥鹭灭没,极登临之胜。—— 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