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的《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》 全文: 跻险筑幽居。 披云卧石门。 苔滑谁能步。 葛弱岂可扪。 袅袅秋风过。 萋萋春草繁。 美人游不还。 佳期何由敦。 芳尘凝瑶席。 清醑满金罇。 洞庭空波澜。 桂枝徒攀翻。 结念属霄汉。 孤景莫与谖。 俯濯石下潭。 俯看条上猿。 早闻夕飚急。 晚见朝日暾。 崖倾光难留。 林深响易奔。 感往虑有复。 理来情无存。 庶持乘日车。 得以慰营魂。 匪为众人说。 冀与智者论。
参考注释洞庭(1).广阔的庭院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帝张《咸池》之乐於洞庭之野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间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尔乃御文轩,临洞庭。” 宋 苏轼 《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·教坊致语》:“洞庭九奏,始识《咸池》之音;灵岳三呼,共献后天之祝。” 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。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 秦 与 荆 人战,大破 荆 ,袭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。” 唐 韩愈 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 洞庭 九州间,厥大谁与让?” 清 叶廷琯 《鸥陂渔话·莪州公诗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涨,好看双飞返故林。”参见“ 洞庭湖 ”。 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别名。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指 包山 而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。”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东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谓 洞庭 。”参见“ 太湖 ”。 (4).山名。在 江苏省 太湖 中。有东西二山,东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 波澜(1) 大*波浪 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(起)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(2) 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