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应龙的《游寺云观》 全文: 雨绝春风和,沉栖慕遐瞩。 野火开丛荆,遥岑路径熟。 极顶如掌平,群峰四环矗。 人言古观基,突兀此有屋。 半岭汲饷劳,跻攀怨僮仆。 一朝风霆怒,卷落置前麓。 至今五云宫,宛在平原曲。 年代远莫稽,儿童记樵牧。 每闻风雨时,钟声隐岩谷。 披寻杳无迹,灵境信非俗。 苔花蚀碎与,字迹不可读。 居人传神奇,客子骇心目。 振襟坐危磐,阆风想晞沐。 转石落悬岩,砰雷震山腹。 徘徊不能去,登览兴未足。 一笑下田家,题诗寄游躅。
参考注释下田(1) 到田里去干农活 下田插秧 (2) 下等的田 题诗(1).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,抒发感受,题写诗句。多写于柱壁、书画、器皿之上。 唐 高适 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诗:“人日题诗寄草堂,遥怜故人思故乡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崔颢》:“后游 武昌 ,登 黄鹤楼 ,感慨赋诗。及 李白 来,曰:‘眼前有景道不得, 崔顥 题诗在上头。’无作而去,为哲匠敛手云。” 清 金埴 《不下带编》卷二:“顷见一士题诗隣壁,甚佳。” (2).指所题写的诗句。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“连环图画”辩护》:“《你的姊妹》木刻七幅,题诗一幅。” 游躅犹游踪。 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尘游躅於蕙路,污渌池以洗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