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石的《张绍贤以诗索佩刀次韵复还之》 全文: 喜不至流怒不悲,句中銛锋解人颐。 水霜凛凛笑一吷,三尺有喙金玉词。 二惠肯来但独步,明光殿中文绣具。 便当携此上青云,天子方深南北虑。 吾今老矣君可思,吹毛之珍何所施。 和诗反刀三叹息,莫把神槌困钝锥。
参考注释和诗和答他人诗作的诗。有的同韵,有的不同韵。 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白香山诗》:“古来但有和诗无和韵, 唐 人有和韵尚无次韵,次韵实自 元 白 始。” 清 沉初 《西清笔记》卷一:“六月,上命回京。諭曰:‘汝在此,不过得汝和诗而已。’” 叹息(1) 叹气 惟闻女叹息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未尝不叹息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闻琵琶已叹息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倚杖自叹息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仅叹息曰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御史叹息去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 制府绕阶叹息,知变生肘腋,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。——清· 魏源《圣武纪》 (2) 叹美;赞叹 姑娘此时,除了心中感激,点头叹息之外,再无别话。——《儿女英雄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