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许景衡的《石屏》 全文: 嗟我官永宁,天台祇兼驿。 如何三过雁,未省一投屐。 岂无谪仙梦,萧散到泉石。 亦有山中诗,淋漓堆醉墨。 当时巧酬唱,二左名藉藉。 戴子尔何为,十载名山客。 自言石桥下,醉耳惊霹雳。 石桥富孙子,一一粲圭璧。 希微小江山,妙尽丹青迹。 怜我逸少徒,念念岷峨适。 持此一拳许,已作千峰碧。 我生痴钝杀,两眼眩白黑。 尘埃浪奔走,簿领随戏剧。 何阶探道要,回首谢形役。 琴书载扁舟,归卧横塘侧。 天台何必到,去路饶荆棘。 端留石屏风,种种自可识。
参考注释天台(1).谓尚书台、省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夏侯玄传》:“天臺县远,众所絶意。”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仍摄天臺,总参戎律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高祖武德二年》:“臣何敢久污天臺、辱东朝乎?” 胡三省 注:“天臺,谓尚书省。”参见“ 三臺 ”。 (2).对太守、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太守道:‘他怎么敢赖你?’ 程元 道:‘……万乞天臺老爷做主。’” 明 郑仲夔 《耳新·经国》:“今幸遇天臺,夫冤庶伸有日。” 山名。 唐 李白 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 天台 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。”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邂逅》:“听言词有意相怜,怕重来 天台 路远。”详“ 天台山 ”。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去路 前进的道路;去某处的道路 挡住敌人的去路 荆棘 荆:荆条,无刺;棘,酸枣,有刺。两者常丛生为从莽。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。——宋· 苏洵《权书·六国论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