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乐雷发的《题许介这誉文堂》 全文: 端平丙申,桂林伯尚书钟公以遗逸荐东溪先生许侯于朝。 越明年,得旨补初品官、衡州户掾。 其诰词于始,则有夙有誉处、且娴文辞之褒;于终,则有其以行义、教于乡里之勉。 州里人士莫不荣之。 又明年,许侯乃于东溪之溪创堂五閒,以为讲道著书之地,仍摘天语誉文地一家子以张其名,敬上赐也。 堂成,山斋先生为之记者详矣,当世这名卿才大夫又为这赋咏者众矣。 余晚生小子,何足言诗,辱徵俚作,不敢以固陋辞。 敬书二首以记盛事,并序圣天子始终褒勉之意,庶得附姓名于不配云。
名句书法欣赏 越明年,得旨补初品官、衡州户掾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明年复攻赵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明年陵降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 得旨(1).得到圣旨。《新五代史·唐臣传·郭崇韬安重诲论》:“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,与其被旨而有所復请者,则具记事而入,因崇政使闻,得旨则復宣而出之。” (2).得其主旨。 清 王夫之 《读四书大全说·中庸第一章》:“ 程子 此语,大费斡旋,自不如 吕氏 之为得旨。” 品官(1). 唐 代称宦官为“品官”。 唐 韩愈 《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》:“今日品官 唐国珍 到臣宅,奉宣进止。”《旧唐书·方伎传·一行》:“明年,﹝上﹞幸温汤,过其塔前……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。” (2).泛指古代有品级的官员。古代官有九品。 宋 苏轼 《上神宗皇帝书》:“品官形势之家,与齐民并事。” 明 陆深 《春雨堂随笔》:“大红是朝廷品官服色,却穿此去钓鱼,甚失大体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