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必大的《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》 全文: 买山老山间,乃识山之容。 爱山无古今,此论谁非同。 仇仙来匡庐,一转语独工。 不识山面目,只缘在山中。 譬之尘漠漠,又如水溶溶。 人鱼居其间,孰识碍与通。 我昔少年日,自携七尺筇。 盘旋山南北,憩息林西东。 朝看山之横,暮看山之纵。 贪多眼为乏,陟险足已慵。 拱揖且不暇,赏识良自蒙。 方悟白司马,草堂对穹隆。 彼既若献状,此亦如发蒙。 秀甲天下山,至言出心胸。 今君欲继之,筑堂会奇峰。 何尝远城市,而能日迎逢。 山形不动体,山色含真空。 风云有蓄泄,气象无终穷。 雨馀四面翠,日丽千仞红。 氤氲香炉烟,挺拔双剑锋。 最爱五老人,崚嶒美所钟。 可望不可即,有意容相从。 罗列皆儿孙,几席次第供。 山虽跨两邦,兹焉实长雄。 不为堂上客,讵信山有宗。 寄语游山者,毋徒走憧憧。
名句书法欣赏 盘旋山南北,憩息林西东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盘旋(1) 沿着螺旋轨道运动;旋绕飞行 飞机在头顶上盘旋 (2) 指大致呈圆形地运动,也可指迂回绕圈儿 一群黑鹭在头上高高盘旋,凭着上升的气流不停地兜着圈儿 (3) 逗留,徘徊 他在湖天盘旋了很久,舍不得离开 南北(1) 北方和南方 (2)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憩息 休息 西东(1).西方和东方。 汉 焦赣 《易林·随之兑》:“两心不同,或欲西东。明论终始,莫适所从。” 宋 苏轼 《虔州八境图》诗:“山水照人迷向背,只寻古塔认西东。” (2).用为偏义复词,指西方。 唐 聂夷中 《题贾氏林泉》诗:“只虑迷所归,池上日西东。” (3).泛指四方,无定向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。”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:“怵,为利所诱怵也;迫,迫贫贱,东西趋利也。” 唐 孟郊 《过分水岭》诗:“十步九举轡,迴环失西东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钓池口阻风》诗:“回风打船失西东,柁痴櫓弱无适从。” (4).指酒杯。 宋 赵长卿 《朝中措》词:“此去定膺先宠,且须满醉西东。” (5).犹东西。泛指什物。 宋 张元干 《诉衷情》词:“儿时初未识方红,学语问西东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