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沈与求的《刘行简见借诗稿以长句归之》 全文: 文章偏忌声名早,富贵政须门第好。 了知二物不相关,风月膏粱兼者少。 刘郎天韵真不凡,飞腾宜在蓬莱岛。 年来穷愁已到骨,只有珠玑落残稿。 纷纷馀子何能追,定向诗坛分六纛。 造物小儿亦薄相,浪付繁华给挥扫。 却令径坐诗人穷,只与清冷消热恼。 向来狗监非同邑,渴尽文园尚傭保。 九原千古忽可作,如君自是不枯槁。 茅斋夜诵谁得闻,咄咄空能诉穹昊。 请君更作升天行,勿使贫胡强知宝。
参考注释纷纷(1)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——唐· 高适《别董大》 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 (2) 一个接一个地,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,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 定向(1) (2) 拓扑空间中指向或方向的一种选择 (3) 有关目前的时间、位置和人的辨认的意识 (4) 相对方向(如以指南针或界标为准) 诗坛 诗歌界 诗坛盛会 六纛(1).六面军中大旗。 唐 节度使军中所用。《新唐书·百官志四下》:“节度使掌总军旅,顓诛杀……辞日,赐双旌双节,行则建节,树六纛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三九引《太白阴经》:“古者天子六军,诸侯三军;今天子十二,诸侯六军,故纛有六以主之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送令狐相公赴太原》诗:“六纛双旌万铁衣, 并 汾 旧路满光辉。” (2).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。 唐 张籍 《将军行》:“ 蓬莱殿 前赐六纛,还领禁兵为部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