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姚勉的《潘吴二察甚振风采刘仲山有诗因次其韵》 全文: 国家元气几如发,章李以来几台察。 翻盆窥瓮若不闻,射影含沙但潜发。 坦途自诧忘羊肠,坚冰恐已在履霜。 熙丰旧人正伺隙,乃尔寂寂无精光。 抨弹已上旨宣谕,谏不能行法当去。 老乌欲食不再鸣,幸有新来柏台疏。 蛰霆忽击聩者惊,不待数月如阳城。 中书君已非偃月,何事亦恶伏马鸣。 奏疏流传人吐舌,未死奸谀面赪热。 只今时事尚可言,奏四十章当一月。 直言不惮方威灵,本朝未尝言罪人。 但图奏上天子喜,莫管近前丞相嗔。 向来庆历子唐子,千古名垂汗青史。 瘴山炎海固鬼愁,志士宁能彼易此。 风尘澒洞何如时,麒麟豺虎方争驰。 士所当为未止此,志完幸听承君规。
参考注释不待 不必,不用;不等 不待你来,他就走了 阳城(1). 春秋 时 楚国 贵族的封邑。《文选·宋玉<登徒子好色赋>》:“嫣然一笑,惑 阳城 ,迷 下蔡 。” 李善 注:“ 阳城 、 下蔡 ,二县名,盖 楚 之贵介公子所封,故取以喻焉。” 唐 李商隐 《无题》诗:“春风自共何人笑?枉破 阳城 十万家。” (2).古城楼名。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结 阳城 之延阁,飞观榭乎云中。” 刘逵 注:“ 阳城 , 蜀 门名也。” (3).山名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四岳、 三涂 、 阳城 、 大室 、 荆山 、 中南 ,九州之险也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古 阳城 在今 河南 登封县 东南,俗名曰 城山岭 。”参阅 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河南府·登封县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