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《次韵叔父俗罢》 全文: 黄门昔万机,下士勤握沐。 今已与世疏,雅志追沂浴。 丹田有宿火,如比阳来复。 辘轳自转水,离坎俱实腹。 谪居使事乏,惟喜薪水足。 时濯西风尘,一寓归鸿目。 勿惊髀肉少,衣褐真怀玉。 明镜虽无垢,新苗良待沃。 雨馀餐岩岫,露重膏松竹。 更观云入山,心与境同熟。 珍重耆城言,妙解何须读。 洁香非外求,清净常返瞩。 物初信可游,傥来非所卜。 益师庄叟言,养生贵缘督。
参考注释岩岫(1).山洞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松吟高山,虎啸巖岫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摩揭陁国下》:“石室西南隅有巖岫, 印度 谓之 阿素洛宫 也。” (2).峰峦。 唐 戴叔伦 《听霜钟》诗:“髣髴烟嵐隔,依稀巖岫重。”岫,一本作“ 嶠 ”。 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八:“ 新安郡 黄山 有三十六峯,与 池阳 接境,在郡西,巖岫秀丽可爱,仙翁释子多隐其中,图经不著其名。” 松竹(1).松与竹。亦以喻节操坚贞。 南朝 梁元帝 《与刘智藏书》:“山间芳杜,自有松竹之娱;巖穴鸣琴,非无薜萝之致。”《南史·张冲传》:“ 房长渝 谓 孜 曰:‘前使君忠实昊天,操愈松竹。’” 唐 白居易 《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》:“ 辛氏 姑务雪寃,靡思违礼。励释憾之志,将殄雚蒲;蓄许嫁之心,则乖松竹。” (2).喻节操坚贞的贤人。《文选·袁宏<三国名臣序赞>》:“潜鱼择渊,高鸟候柯;赫赫三雄,并迴乾轴,竞收杞梓,争采松竹。” 吕向 注:“松竹,贞坚也,并比於贤人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