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昴英的《重九游郁孤台和座客韵》 全文: 座上多俊人,奇掘角拔犀。 追风飙馆游,鼍鸣玉龙嘶。 夕阳催归鞭,更酌樽重携。 怀开钩钩帘,语合印印泥。 似与花神期,拈出糕字题。 壮哉千尺台,虎踞谯之西。 枰中十万家,一目城市低。 乘负巾可桥,取月箸可梯。 豪气压崆峒,双月照虹溪。 响山慨怀古,妙句吾家鸡。 邦人趁遨头,壶榼山之蹊。 最喜秋事成,千亩黄云齐。
参考注释十万数目。一百个千。用以形容数量极多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如使予欲富,辞十万而受万,是欲富乎?” 唐 杜甫 《渔阳》诗:“繫书请问 燕 耆旧,今日何须十万兵?” 宋 陆游 《好事近》词:“驱退睡魔十万,有双龙苍璧。” 陈毅 《梅岭三章》诗之一:“此去泉臺招旧部,旌旗十万斩 阎罗 。” 一目(1).一只眼睛;独眼。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父病积年, 仲堪 衣不解带,躬学医术,究其精妙,执药挥泪,遂眇一目。”《南史·王伟传》:“ 元帝 求而视之,檄云:‘ 项羽 重瞳,尚有 乌江 之败; 湘东 一目,寧为 赤县 所归。’帝大怒。”按, 南朝 宋 刘彧 封 湘东 王,独眼。 (2).一个网眼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有鸟将来,张罗而待之,得鸟者罗之一目也。” 汉 祢衡 《鹦鹉赋》:“虽纲维之备设,终一目之所加。” (3).一眼望去。 宋 朱熹 《题翠壁》诗:“孤亭一目尽天涯,俯瞰烟村八*九家。” 城市 人口密集、工商业发达的地方,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