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《寄曾运使》 全文: 知名必曹刘,乃可暗中索。 无闻若我遭,过眼谁复忆。 如何十年后,姓名犹见识。 当时所陈诗,亦复能道说。 岂我能致然,先生自为德。 维时岁云莫,归路千山隔。 见公不三四,身已限南北。 迨兹去无由,乃悔来卒迫。 况今落蛮夷,公且天咫尺。 犹拟信州船,看竹茶山宅。
名句书法欣赏 无闻若我遭,过眼谁复忆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无闻(1) 没有名声;没有成名 默默无闻 (2) 指耳聋 耳无闻,目无见 过眼(1).经过眼前。喻迅疾短暂。 宋 苏轼 《吉祥寺僧求阁名》诗:“过眼荣枯电与风,久长那得似花红。” 明 冯梦龙 《洒雪堂·宋婆课女》:“嘆过眼时光去渺茫,休得贪閒放。” 清 吴伟业 《赠总宪龚公芝麓》诗:“侧身天地竟何心,过眼风光有谁羡。” (2).过目,略加看视。 宋 李清臣 《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》:“诸书过眼,疑微洞析。兢兢瞿瞿,殆忘寝食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那家人揭开盒盖,请老爷们过眼。” 孙犁 《白洋淀纪事·采蒲台》:“她像很疲累了,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,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