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《复次蔡元中韵》 全文: 江楼为谁构,想见晴瓦碧。 夜读楼中诗,终疑笔五色。 气方吞刘备,和不以口击。 丽如傲梁公,正恐是花魄。 君才比西子,果识天下白。 我句陋无盐,笔砚焚欲亟。 吾家大冯君,酒酣颇自适。 书来誇壮观,盈纸溅醉墨。 初无万钱念,脱帽见秃笔。 时时及少年,追逐寄夙昔。 诫勿效宝公,清狂挑镜尺。
参考注释时时常常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 袁盎 虽家居,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。” 唐 李咸用 《题刘处士居》诗:“溪鸟时时窥户牖,山云往往宿庭除。” 杨朔 《潼关之夜》: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,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。”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,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追逐 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夙昔(1).前夜。《文选·<古乐府·饮马长城窟行>》:“远道不可思,夙昔梦见之。” 李善 注引《广雅》:“昔,夜也。” 南朝 齐 谢朓 《在郡卧病呈沉尚书》诗:“良辰竟何许,夙昔梦佳期。”按,夙,一本作“ 宿 ”。 (2).泛指昔时,往日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箴石》:“故言可述,行可则。此有司夙昔所愿覩也。” 唐 权德舆 《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》诗:“远郊有灵峯,夙昔栖真仙。” 明 方孝孺 《与郑叔度书》之八:“离居日久,病身不能动,求如夙昔相聚讲习之乐,寧可得耶!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然数百年来,相遇如君者,不知凡几,大都萍水偶逢,烟云倏散,夙昔笑言,亦多不记忆。” (3).朝夕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共夙昔而不贰兮,固终始之所服也。”按,《文选》引作“夙夜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