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安石的《寄丁中允》 全文: 人生九州闲,泛泛水中木。 漂浮随风波,邂逅得相触。 始我与夫子,得官同一州。 相逢皆偶然,情义乃绸缪。 我於人事疏,而子久矣修。 磨砻以成我,德大不可酬。 乖离今六年,念子未尝休。 岂不道相逢,但得顷刻留。 欢喜不满颜,长年抱离忧。 古人有所思,千里驾车牛。 如何咫尺间,而不与予游。 顾惜五斗米,无辜自拘囚。 念彼磊落者,心颜两惭羞。 剡山碧榛榛,剡水日夜流。 山行苦无巇,水浅亦可舟。 使君子所善,来檄自可求。 何时子来意,待子南山头。
名句书法欣赏 顾惜五斗米,无辜自拘囚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顾惜 爱惜 无所顾惜 五斗米(1).指五斗米道。 清 龚自珍 《非五行传》:“ 王莽 不闻 张角 、 张鲁 、五斗米、三里雾。” (2).《晋书·隐逸传·陶潜》:“郡遣督邮至县,吏白应束带见之, 潜 叹曰:‘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!’ 义熙 二年,解印去县。”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。 唐 韩翃 《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》诗:“初辞五斗米,唯奉一囊钱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寄丁中允》诗:“顾惜五斗米,无辜自拘囚。”亦省作“ 五斗 ”。 宋 王禹偁 《贤人不家食赋》:“入官未免于五斗,探学徒窥于数仞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谿之胜》诗:“辞官归养母,耻折五斗腰。” 无辜(1) 清白无罪的 常恐无辜死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(2) 无罪的人 枉杀无辜 自拘(1).拘囚自己。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君,天也。天可逃乎?遂归復命,而自拘於司败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 晋文公 使 李离 为理,过听杀*人,自拘於廷,请死於君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其后 吴 令 孟宗 丧母奔赴,已而自拘於 武昌 以听刑。” (2).束缚自己;局限自己。 晋 张华 《答何劭》诗之一:“吏道何其迫,窘然坐自拘。” 金 元好问 《闲闲公墓铭》:“大概公之文,出於义理之学,故长於辨析,极所欲言而止,不以绳墨自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