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耒的《赠江瞻道》 全文: 我行于四方,其所急者友。 呜呼得之难,百不一邂逅。 人心不可齐,若十指于手。 随其短与长,亦各有所取。 刚或硬而折,柔有弱而仆。 质良文不扬,中美外莫副。 宽壶泛以枵,狭盎迫而陋。 此犹其大概,琐琐难悉究。 譬如选长材,弃百不一有。 其间虽得之,犹或烦矫揉。 我友居淮滨,饮德悉自幼。 岂期羁旅间,乃获间謦欬。 嗟君如美玉,外彻中乃厚。 埋藏困尘埃,要以不可垢。 他人十不一,子乃得八*九。 余亏能几何,不待勉而就。 乃知昔求艰,特以见未久。 但忧奔莫及,敢惮喘而走。 我心子所知,濩豁无所囿。 是以行于世,往往得嘲诟。 人才如其面,不自知好丑。 立之明监前,乃见其可否。 子于我无嫌,告我当苦口,惟我于改过,窃不敢自后。 嗟予迫饥寒,子亦迎五斗。 何当两有归,投老作邻叟。
参考注释是以 所以;因此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 往往(1) 每每;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(2) 处处;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卒中往往语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(3)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,军遂溃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军。——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 则文学彬彬稍进,诗书往往间出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 嘲诟嘲笑诟骂。 宋 欧阳修 《忆山示圣俞》诗:“徒为忆山吟,耳热助嘲詬。” 宋 陆游 《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》之十:“人岂不自揣,幸矣老云岫。知止詎敢希,要且避嘲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