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谢朓的《赋贫民田诗》 全文: 假遇非将迎。 靖共延殊庆。 中岁历三台。 旬月典邦政。 曾是共治情。 敢忘恤贫病。 将无富教礼。 孰有知方性。 敦本抑工商。 均业省兼井。 察坏见泉脉。 觇星视农正。 黍稷缘高殖。 穱稌即卑盛。 旧埒新塍分。 青苗泉水映。 遥树匝清阴。 连山周远净。 即此风云佳。 孤觞聊可命。 既微三载道。 庶藉两歧咏。 俾尔仓廪实。 余从谷口郑。
参考注释旬月(1).一个月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黄门郎 扬雄 上书諫曰:‘……近不过旬月之役,远不离二时之劳。’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讲瑞》:“蓂荚朱草,亦生在地……旬月枯折,故谓之瑞。” 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上:“上大説,自此驾至 长安 ,不復东矣。旬月, 耀卿 、 九龄 俱罢,而 牛仙客 进焉。” (2).十个月。《汉书·车千秋传》:“数月,﹝ 千秋 ﹞遂代 刘屈氂 为丞相……特以一言寤意,旬月取宰相封侯,世未尝有也。” 明 王志坚 《表异录·岁时》:“‘﹝ 车千秋 ﹞旬月取宰相’则又谓十閲月也。” (3).十天至一个月。指较短的时日。《后汉书·杨赐传》:“旬月之閒,并各拔擢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凉茂传》:“旬月之间,襁负而至者千餘家。”《魏书·恩倖传·赵脩》:“ 世宗 亲政,旬月之间,频有转授。” 邦政国家军政;执掌国家军政。《书·周官》:“司马掌邦政,统六师,平邦国。” 孔 传:“夏官卿主戎马之事,掌国征伐,统正六军,平治王邦四方国之乱者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禁卫·锦衣卫》:“遂使在京三品衙门,忽有外任二品之官,於典制则乖,於官守则舛。武人之无识无足责,而邦政大臣,亦视为固然,无一纠正之者,惜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