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《试院闻奚琴作》 全文: 奚琴本出奚人乐,奚虏弹之双泪落。 抱琴置酒试一弹,曲罢依然不能作。 黄河之水向东流,凫飞鴈下白云秋。 岸上行人舟上客,朝来暮去无今昔。 哀弦一奏池上风,忽闻如在河舟中。 弦声千古听不改,可怜纤手今何在。 谁知著意弄新音,断我樽前今日心。 当时应有曾闻者,若使重听须泪下。
名句书法欣赏 哀弦一奏池上风,忽闻如在河舟中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哀弦亦作“ 哀絃 ”。 1.悲凉的弦乐声。 三国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哀弦微妙,清气含芳。” 唐 杜甫 《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诗:“哀絃绕白雪,未与俗人操。” 宋 张先 《惜双双·溪桥寄意》词:“断梦归云经日去,无计使哀絃寄语。” 郑振铎 《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》:“﹝有良心的作家们﹞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……而发出同样的哀弦促节的歌声来。” (2).喻指可怜的妻子。 林纾 《祭高梧州文》:“君出逾年,我搆家难,大丧甫除,哀絃中断。” 上风(1) 风吹来的那一方 在上风方向喷洒农药 (2) 比喻优势或有利地位 占了上风 如在《论语·八佾》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谓祭祀神灵、祖先时,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。后称祭祀诚敬为“如在”。《后汉书·顺帝纪》:“深恐在所慢违‘如在’之义,今遣侍中 王辅 等,持节分诣 岱山 、 东海 、 滎阳 、 河 、 洛 ,尽心祈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