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《送彭元忠县丞北归》 全文: 君从循州来,却向饶州去。 拍天海浪拂日峰,琼尺裁成锦机句。 学诗初学陈后山,霜皮脱尽山骨寒。 近来别具一双明,要蹈唐人最上关。 三春弱柳三秋月,半溪清冰半峰雪。 只今六月无此物,君能唤渠来入笔。 恰则新莺百啭声,忽有寒蛩终夜鸣。 潇湘故人江汉客,为君一夜头尽白。 我欠天公诗债多,霜髭捻尽未偿他。 君怀玉盘金叵罗,合骑天驷超天河。 如何也铸一大错,自古诗人多命薄。 黄茅起烟如黄沙,瘴母照永曼陀花。 广东之游乐复乐,劝君不如早还家。
名句书法欣赏 黄茅起烟如黄沙,瘴母照永曼陀花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黄茅(1).茅草名。 唐 白居易 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:“官舍黄茅屋,人家苦竹篱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二·白茅》:“茅有白茅、菅茅、黄茅、香茅、芭茅数种……黄茅似菅茅,而茎上开叶,茎下有白*粉,根头有黄毛,根亦短而细硬无节,秋深开花穗如菅。可为索綯,古名黄菅。” (2).本谓长有黄茅的荒冢,借指死亡。 宋 杨万里 《曾伯贡主簿挽诗》之二:“即今俱白首,赴告忽黄茅。” 如黄亦作“ 如簧 ”。犬名。 汉 刘向 《说苑·正谏》:“ 荆文王 得如黄之狗,箘簬之矰,以畋於 云梦 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烹如簧以謐司原之箴。”参见“ 茹黄 ”。 瘴母指瘴气。 唐 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卷上:“ 岭 表或见物自空而下,始如弹丸,渐如车轮,遂四散。人中之即病,谓之瘴母。” 元 陈旅 《送杨田甫巡检之官潮阳》诗:“ 蜑丁 浦口迎官舰,瘴母云头避使旌。” 曼陀亦作“ 曼陁 ”。指曼陀罗花。 唐 王维 《西方变画赞》:“迦陵欲语,曼陁未落。” 宋 苏轼 《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》诗:“醉中眼纈自斕斑,天雨曼陀照玉盘。” 清 赵翼 《牡丹》诗之三:“轻寒轻暖几番过,酿出花天散曼陀。”参见“ 曼陀罗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