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《晚步南溪弄水》 全文: 吾庐在南溪,溪北北山半。 山空谁肯邻,影静鹤为伴。 万松当篱落,千岩上几案。 花草岂厌多,不多亦堪翫。 一丘万事足,半点无外羡。 如何濯双缨,独欠泉一眼。 晚晴漫野步,偶到溪侧畔。 颇怪清浅流,雪后劣如线。 相将二三子,一笑出奇观。 琼砂杂瑶砾,掇拾作微堰。 锵然便淙琤,清若奏琴阮。 当流立孤石,灩澦忽童丱。 不寒势何怒,惟激声故远。 从今日日来,愁肺要湔浣。 儿童俾勿坏,鸥鹭好看管。
名句书法欣赏 如何濯双缨,独欠泉一眼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如何(1) (2)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(3) 方式、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(4)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(5) 怎么,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,未知久后如何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(6) “如……何”,表示’把……怎么样” 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 王屋何?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一眼(1).一只眼睛。特指独存一眼。《陈书·孝行传·张昭》:“兄弟竝因毁成疾, 昭 失一眼。”《资治通鉴·齐武帝永明二年》:“ 益州 大度 獠 持险骄恣,前刺史不能制。及 陈显达 为刺史,遣使责其租賧。 獠 帅曰:‘两眼刺史尚不敢调我,况一眼乎!’” 清 褚人穫 《坚瓠四集·游客酬缣》:“千金 汉 将,感精魄以神交;一眼胡奴,望英风而胆落。” (2).表数量。用于井、泉。 唐 顾况 《送李山人还玉溪》诗:“若为种得千竿竹,引取君家一眼泉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题庐山山下汤泉》诗:“一眼汤泉流向东,浸泥浇草煖无功。” 宋 苏轼 《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分韵赋诗》:“遂名 参寥泉 ,可濯幽人襟。相携横岭上,未觉衰年侵。一眼吞江湖,万象涵古今。”如:打一眼井。 (3).方言。很少的一点。《太平天囯民谣·魂灵出送》:“团勇团勇,一眼无用,一听‘长毛’,魂灵出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