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廖行之的《再酬汤无邪》 全文: 少陵自叹休问天,高歌杜曲希陶潜。 两翁洁身如清涟,流行坎止停则渊。 不肯相邀事趣走,相望异世俱称贤。 又如双鹤立表表,长庚共月相辉皎。 人言两翁皆大才,颇恨当时用之小。 太微别垣环紫宸,台符烱烱光太清。 天心爱君见于世,生贤赉弼何其诚。 那知局促多辕下,诡辔窃御夸覂驾。 怀哉朝秣玉山禾,徐趋可刷幽并夜。 我闻此马如翔鸾,不比群蛙私复官。 驯辕妥策服黄道,御舆君子何其安。 岂其力称称以德,谷量谩富驴骡特。 乃知市骏等抡材,毕竟多贤重王国。 汤君谓我祖有传,非独中选如张钱。 诛奸发策自其手,亟使国步臻安全。 忠言信与纷纷别,大启君公扶帝业。 退然宁肯自贤功,锡马无心昼三接。 青编自有声飞英,笑唾当年石季伦。 高风盛节位不称,独抱此志虚经纶。 君言济志非无策,太息神臯犹异域。 会令桂梅一冰天,却镌浯颂燕然石。 吾侬琐碎如棘荆,听君忠愤犹含情。 可怜有志不得展,三叹先我金昆兄。 人生万事皆前定,试听沧浪清濁咏。 晋陶唐杜等诗穷,怊怅文章不如命。 祝君我有心殷勤,天降时雨山川云。 古来臯伊今在庭,食芹有美须献君。
参考注释无策亦作“ 无筴 ”。没有计谋;没有办法。《管子·揆度》:“国之财物,尽在贾人,而君无筴焉。”一本作“ 无策 ”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 周 得中策, 汉 得下策, 秦 无策焉。”《文献通考·钱币二》:“ 嘉定 二年,臣僚言曰:‘三界会子,数目滋多,称提无策。’” 金 元好问 《太原》诗:“古来全 晋 非无策,乱后清 汾 空自流。” 潘漠华 《晚上》:“他这样追寻着酒,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,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。” 太息(1) 即“叹气”。 (2) 生理现象。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。正常人的呼吸中,一呼一吸称为一息,一息脉动四次,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,脉五动,脉诊上称为“闰以太息”。病理情况下,若患者频频吸气,称为善太息,它是一个症状,可由肝胆郁结,肺气不宜引起 (3)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感动太息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 神臯见“ 神皋 ”。 异域(1) 外国 立功异域 (2) 他乡;外乡;异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