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曹勋的《和丹客林公》 全文: 自念老境今枯杨,徒顺和辈求药方。 颇闻大药性炎燥,如燎于原其中藏。 是非海里石鼎煎,大药何适求云仙。 但传钟吕有妙旨,著在诗曲成华编。 诵之如射必中的,坚然不朽贯金石。 内外悉云妙在丹,吐纳何尝及津液。 此事知有行则差,种麻安得豆有芽。 北辕适楚每自失,复似入海欲算沙。 岂惟阮籍途穷哭,录录尚念太仓粟。 水云难访我辈人,风期讵知晋江客。 三百字与五千言,一指便到玄牝门。 它年肯约移玉趾,焚香促膝为细论。 浩气收还质无槁,有待斯言能却老。 小筑云卧天台山,再挂此冠供汛扫。
名句书法欣赏 浩气收还质无槁,有待斯言能却老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浩气 浩然的正气 浩气四塞。——孙文《<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 浩气长存 收还收回。《后汉书·郑太传》:“ 卓 乃收还其兵,留拜议郎。” 有待 尚待;需要等待 这个问题有待解决 却老亦作“却老”。1.谓避免衰老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是时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、穀道、却老方见上,上尊之。” 汉 桓谭 《新论·形神》:“言 老子 用恬惔养性,致寿数百岁。今行其道,寧能延年却老乎?” 唐 包佶 《近获风痺之疾题寄所怀》诗:“无医能却老,有变是游魂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紫荷车》诗:“根有却老药,鳞皱友松苓。” (2).枸杞的别名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仙药》:“象柴,一名纯卢是也,或云仙人杖,或云西王母杖,或名天精,或名却老,或名地骨,或名苟杞也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三·枸杞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