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平风静浪歌》 全文: 风以浪为用,浪以风为鼓。 风平浪静宜,浪静风平睹。 我泛扬子亦数度,无不平静邀神祜。 百神受职总天恩,敬天感神铭心所。 昨日微雨今日晴,焦山速客亦已诚。 往来画舫大江渡,何异太液与昆明。 浪自静,风自平,巽二坎六息应声。 布帆弗挂寂五两,轧轧双橹乘波鸣。 中流揽景犹馀事,心恬因亦理解生。 大之无极而太极,虽互为根静肇成。 次之物来而顺应,为顺应者自静呈。 观水虽有术,观澜亦末矣。 不如寥天一无动,契其始告彼抽秘。 骋妍者曷澄其末,返而求诸六经旨。
参考注释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自以为不如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 天一(1).谓与天合而为一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安排而去化,乃入於寥天一。” 郭象 注:“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,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。” (2).星名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前列直斗口三星,随北端兑,若见若不,曰阴德,或曰天一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天一一星,疆閶闔外,天帝之神,主战鬭,知人吉凶。明而有光,则阴阳和,万物成,人主吉;不然,反是。”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,天帝之神也,主战鬭,知人吉凶者也。” (3).神名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其后人有上书,言‘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: 天一 、 地一 、 太一 ’。”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:“ 天一 、 太一 , 北极神 之别名。” (4).太岁的别名。《广雅·释天》:“天一……太岁也。”参阅 清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太岁考上》“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