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吴居仁的《咏梅》 全文: 岭南十月春渐回,妍暖先到前村梅。 问君何处识此妙,一枝冷艳随霜开。 长江凛凛欲崩岸,乃见好事多墙隈。 初疑渗漉入瘴雾,更恐寂寞埋烟煤。 微风不动暗香远,淡月入户空徘徊。 坐看粉黛化膻恶,岂但桃李成舆台。 我行万里厌穷独,疾病未已心先灰。 对此不觉三叹息,恐是转侧同南来。 异乡久处少意绪,破壁相对无根荄。 古来寒士每如此,一世埋没随蒿莱。 遁光藏德老不耀,肯与世俗相追陪。 轮囷离奇多见用,牺尊青黄木为灾。 含毫吮墨去颜色,况自不必须穿裁。 岁穷路远莫惆怅,此去保无蜂蝶猜。
参考注释渗漉(1).液体向下滴流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滋液渗漉,何生不育?” 司马贞 索隐引《说文》:“渗漉,水下流之貌也。”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“大河源深流长,皆山川膏腴渗漉,故灌溉民田,可以变斥卤而为肥沃。” 清 唐孙华 《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》:“多畜驯鸽供餵饲,流血渗漉霑衿喉。” (2).比喻恩泽下施。《文选·谢庄<宋孝武宣贵妃诔>》“六祈輟渗” 唐 李善 注:“渗谓渗漉,喻福祉也。” 宋 陆游 《瑞庆节贺表》:“东渐西被,伟声教之混同;上际下蟠,报仁恩之渗漉。” 清 魏源 《拟进呈<元史新编>序》:“是以膏泽之润,罕及於南;渗漉之恩,悉归於北。” 瘴雾犹瘴气。 唐 韩愈 《杏花》诗:“浮花浪蘂镇长有,纔开还落瘴雾中。” 宋 曾巩 《送江任序》:“其山行水涉沙莽之驰,往往则风霜冰雪瘴雾之毒之所侵加。” 郭沫若 《前茅·太阳没了》:“猛烈的妖气瘴雾却是漫野弥天。” 寂寞(1) 冷清孤单;清静 寂寞难耐 (2) 静寂无声 烟煤 一种在加热时产生大量沥青质挥发物的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