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刘长卿的《相和歌辞。从军行六首》 全文: 回看虏骑合,城下汉兵稀。 白*刃两相向,黄云愁不飞。 手中无尺铁,徒欲突重围。 目极雁门道,青青边草春。 一身事征战,匹马同苦辛。 末路成白首,功归天下人。 倚剑白日暮,望乡登戍楼。 北风吹羌笛,此夜关山愁。 回首不无意,滹河空自流。 黄沙一万里,白首无人怜。 报国剑已折,归乡身幸全。 单于古台下,边色寒苍然。 落日更萧条,北风动枯草。 将军追虏骑,夜失阴山道。 战败仍树勋,韩彭但空老。 草枯秋塞上,望见渔阳郭。 胡马嘶一声,汉兵泪双落。 谁为吮疮者,此事今人薄。
名句书法欣赏 倚剑白日暮,望乡登戍楼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,炊烟袅袅 日暮,所击杀者无虑百人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望乡望见故乡;遥望故乡。亦借指思乡。《礼记·奔丧》:“齐衰望乡而哭,大功望门而哭,小功至门而哭,緦麻即位而哭。” 唐 刘长卿 《登台远眺》诗:“古臺摇落后,秋入望乡心。” 唐 李益 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诗:“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”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登堤望水》诗:“旅泊依村树,江槎拥戍楼。” 唐 许浑 《金陵怀古》诗:“《玉树》歌残王气终, 景阳 兵合戍楼空。” 明 尹耕 《紫荆关》诗:“斥堠直通沙磧外,戍楼高并朔云平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送纪伯紫往太原》诗:“相依 刘越石 ,清啸戍楼中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