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心远阁秋眺示大学士及南书房翰林等》 全文: 一指当人前,不见泰山高。 离娄闭目时,讵可察秋毫。 至人用心镜,万物不能逃。 王者明四目,智烛良独操。 兹阁名心远,寓意岂在遥。 结搆山之巅,俯仰近云霄。 况值三秋深,天气高泬寥。 叶落万林疏,凭眺心神超。 伊余有远思,匪恋物华撩。 或情有壅蔽,或民嗟苦劳。 或贤当登进,转令在下僚。 或时虽小安,遽益志气骄。 见理有不周,愆尤自此招。 辩言有未当,是非致混淆。 心远之谓何,岂谓盻荒郊。 即事因自儆,此乐非游遨。
参考注释伊余自指,我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责躬诗》:“伊余小子,恃宠骄盈。” 五代 贯休 《古离别》诗:“只恐 长江 水,尽是儿女泪。伊余非此辈,送人空把臂。” 明 刘基 《北上感怀》诗:“伊余朽钝材,嬾拙更无比。” 远思(1).从长远考虑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有可以佐百姓者,率意远思,无有所隐。” 唐 韩愈 《与少室李拾遗书》:“必望审察而远思之,务使合於 孔子 之道。” (2).指深远的思虑。 明 高启 《晚晴远眺》诗:“ 楚 天无物不堪诗,登眺唯愁动远思。” 清 黄鷟来 《秋日寄淮阴》诗:“西风吹鸿雁,惻愴多远思。” 物华(1).自然景物。 南朝 梁 柳恽 《赠吴均》诗之一:“离念已鬱陶,物华復如此。” 唐 杜甫 《曲江陪郑南史饮》诗:“自知白髮非春事,且尽芳樽恋物华。”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” 清 金农 《游窦氏别圃》诗:“駘荡春游恋物华,已忘寄跡在天涯。” (2).物的精华。参见“ 物华天宝 ”。 |